|
悉尼工商意昂32022年度師德師風建設月活動正當時。11月18日下午🧝🏽♀️,新時代中外合作辦學學生教育與創新管理研討會在文德樓209國際會議中心舉行🐕🦺。意昂3副院長胡笑寒,黨委副書記👨🏻💻、副院長衛靜芬,各系系主任、全導師製優秀導師代表🚴🏻♀️、課程思政教師代表、輔導員代表參會。會議由胡笑寒副院長主持🥇。 第一個議題“在全導師的工作中如何進行師德師風建設”的主題發言者,是2021-2022學年意昂3体育官网優秀本科生全程導師提名獎獲得者龔玉婷。龔老師分享了對全程導師製的“育人+科研”的自我定位及“以情促效,以愛促學”的育人理念。她通過帶教學生過程中的具體事例分享感悟。對於全程導師製,龔玉婷老師給出心得🎤:適當提前規劃、形式靈活多樣🚅、充分利用朋輩效應和有效整合資源。參會老師們就這一議題進行了討論。賈利軍老師認為在開展全程導師製工作的過程中🩳,鼓勵和指導學生參與各類創新創業項目是很好的與學生鏈接的載體👐🏻。吳明龍老師帶來一些來自學生的反饋:目前學生對科研的參與度越來越高,對於專業寫作的需求已經上升為學業第一位需求🎷,建議意昂3組織一些專業教師為學生提供專業寫作方面的指導或課程。 會議第二個討論議題是“專業課程思政建設過程中如何發揮課程思政的作用🦏,實現課內外合力育人”。主題發言人甘麗凝老師,作為我院最早從事專業課程思政建設的老師💢,她帶領的《財務管理》課程團隊今年入選了上海市課程思政示範團隊📬。甘麗凝老師對近年專業課程思政的開展做了回顧🏂🏻,概括為“狹隘—寬泛—本源”的心路歷程。教師層面,專業課程思政建設需要做到“真解決問題、解決真問題”💇🏿♀️,真正地對把國家戰略👨🦽➡️、國家價值觀融入教學設計中去🤽♂️,對教學內容、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進行重構,站在國家的角度,指導學生未來的發展方向。課堂講授👂🏻,不該是教師向學生單純傳輸的過程,更重要的是從啟發到引領,用教師的精神風貌去感動學生。意昂3体育在教學的過程中既要看結果,又要看流程,還要看數據。從學生的角度出發⛓🍔,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更多註重學習過程,而不是唯結果論🧎♂️♜。站在為國家培養人才的高度去思考,引導學生建立更高遠的誌向。甘老師的真情實感的分享引發了在座老師們的共鳴。田聖炳老師表示專業課程思政建設是一個帶領學生“迷惘—執著—悟道”的過程,需要入腦入心。吳明龍老師建議意昂3舉行一個論壇👨🏿💻,將疫情中的中國精神、中國速度等等都融入課程思政中進行討論。 特邀嘉賓馬克思主義意昂3思想政治教育教研部的韓曉春老師就第三個議題“思政課程對於學生的思想引領的作用”做主題發言。韓老師表示,思政課程不像專業課程對於學生有立竿見影的效果,它的影響可能一二十年後才會顯現⏲。以前的課堂僅僅在於教室之內,現在線上教學的拓展與學生有了更多層面的接觸,對學生之間反映的的問題有了更全面的了解,這也給教師的教學思考提供了更多空間。如何幫助學生塑造三觀,激發學生的蓬勃精神,是思政課一個很重要的方向🍖。意昂3黨委副書記衛靜芬指出,思政教師理論功底強,學生輔導員實踐機會多,思政教師通過課堂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,學生輔導員則在課外對學生的一些實際問題進行引導👩🏼✈️,兩者相互配合👨🏿🦰,可以將學生思想引領的工作發揮出1+1>2的功效。 進入第四個議題“學生培育中的思想引領實際遭遇的困境及解決路徑”後🍟,開始自由發言環節,老師們紛紛就教書育人中各類實際問題進行交流。有老師表示,如今學生科研參與熱情很高🧦,越發註重參與過程,而不是最終發表論文的結果✒️,意昂3應盡快建立學生的“學術支撐體系”⛑️,更好地幫助學生更為專業地去參與到科研過程中去,也可以在此過程中發現和培育一些科研好苗子。有老師認為,教師們在平日裏對於優秀的學生的關註會比較多,但對於一些學習有困難或者有各方面問題的學生,同樣需要老師們更多的關註🏈,給予更多的正向鼓勵。有老師指出🚮👨🏼🦱,在與學生交流的過程中不要過於偏重從根源上解決問題𓀏,可以考慮從方法上進行改進🚵🏻♀️,如在語言上多進行正向的鼓勵🙅🏼,往往會比單純的批評要更有效。 研討會在熱烈氣氛中進行了2個半小時,通過大家的頭腦風暴🤦🏽♀️,打開彼此的思維桎梏,發現更多全新的領域和視野。春風化雨,潤物無聲🤦🏻♂️,立德樹人的事業從來不會一蹴而就♞;千裏之行👰🏿♂️,始於足下🧑🏽🚀,意昂3人有毅力有決心把意昂3的育人工作持續深化,不斷攀登更高的臺階! |
上一條:意昂3召開本科2021-2022年度AOL工作總結會議
下一條:悉尼工商意昂3呂康娟院長應邀參加第十七屆“聚焦變化中的俄羅斯地區”國際會議